大春煉皂歷史

 

煉皂の記憶 貳、初見2020

大春煉皂 品牌總監
李家第三代 李國榮 尋根隨筆

 

2019年的12月,有一天我在迪化街的店裡,幫忙顧店,突然來了一群日本貴客,很熱情的大聲呼叫「Lee桑」。那時候的店面,是長型的結構,有這麼一群熱情的日本人,著實讓我驚訝,心裡想著:我認識對方嗎?對方也很有趣,一直跟我說日文,我也聽不懂,而我也用英文回答。就在這兩方雞同鴨講的當下,突然有一位理性的友人,將我跟這位熱情的日本朋友,拉到店裡的一角。當時店裡其實放有很多老照片,其中一張照片裡面,有四位成員。一位是我爺爺,一位是我奶奶,但另外兩位我們並不認識。這位理性的友人,指著其中一位我們不認識的人,一直說著:Relative(親戚)。當下我恍然大悟,他們或許是跟大春的後代有關聯,只是語言的隔閡下,我們無法獲得太多的訊息,以至於當時簡單寒暄了幾句,互相拍照留個念,就彼此互道珍重結束了第一次的接觸。回到家後,我反覆思考,是否應該要把手邊的email,寄給對方。大概掙扎也沒多久,因為心裡想著,未來回顧這一段日子,是否會因為沒有跟對方聯繫而後悔,所以我瞞著父親,在2019/12/31這一天,將手邊的 email寄給了對方,心裡也著實是緊張得!!

2020/1/1這一天,迎接新的一年,也在這一天,也就是email寄出的隔天,對方很迅速地回覆了我們,是一位「奧脇」女士,也就是創始者的孫女。Email的內容,大致上說明了一下家裡的狀況,以及爺爺、父親的訊息,內容透露出非常友善的氣氛,雙方都很珍惜彼此聯繫的機會。緊接著就來回email了好幾回。又過了約莫幾個禮拜,公司突然收到了一個包裹,是從日本寄來的。當下我很那悶,怎麼會突然有一個日本寄來的包裹,但看到上頭寄件者寫著「奧脇」,立刻就察覺是對方寄來的物品,於是立刻就打開了包裹。打開後我非常感動,因為裡面放著一本相簿,有著非常多當時大春在臺灣的照片,也有當時創始者「井上權七」先生以及他的家人的照片,相片之多,讓我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在保留歷史資料的功夫,有多麼到位。其中一張相片特別突出,因為它是彩色的,而且照片的地點,我一看就知道是現代的中山北路。之前曾經提過,我們有找到最初公司設立的地點,就在中山北路,旁邊有著名的地標「馬偕醫院」。於是我立刻使用Google街景的服務,去看現在馬偕的旁邊,是長什麼樣子。果不其然,與照片中的地點是一模一樣的,而照片記載的時間是2006年,也就是距離當時14年前的時候。這時候我才明白,原來對方也一直在找我們,只是當時我們已經將事業重心,放在代工的事業,品牌中斷了約莫40年之久,當然無法在任何管道下,獲得有關大春的訊息。但過了這麼長的一段時間,對方還是記得我們,也持續的在找我們,不然也不會在2019年的12月,有了這麼一段奇妙的相遇。心裡真的很感動,我們彼此都有找尋對方的念頭,只是時空的交錯沒有互相遇到,而錯過了許多年。那時我便有了要去日本拜訪對方的念頭,也很興奮的跟對方約好2月要彼此碰面。但好景不常,疫情的出現,打亂了我們的計畫,也因為疫情,我們錯過了3年的時間,終於在2022年的年底,再次啟動拜訪對方的計畫。